半个小秀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不成功,便成仁,寒门风骨,半个小秀才,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小甲的新词儿,直接让黄才子皱起了眉头,显然,他还没想到,赵小甲想干什么?

看到黄才子一副不解的样子,赵小甲也是笑着继续道:“是这样的,咱们老百姓靠种地发家致富,这明显不可能。

所以我的想法是,能否从外边,引进一些大的作坊到天安县来,让这些大作坊在天安县雇佣老百姓,让这些老百姓增加收入。

同时,咱们也可以鼓励咱们县的百姓,让他们大胆的尝试从商,自己把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就行一些列的深加工,然后卖出去,赚更多的银子。

比如老百姓种出来的粮食,他们就这么卖的话,肯定卖不了多少银子,但是把这些粮食,酿成酒再卖,是不是就能赚更多银子。

而且酿出酒后,剩下的酒糟,还可以拿去喂猪什么的,天安县靠近帝都,城里那么多人要吃肉,也不愁肉没有销路。

如果这些牲口,自己村里杀了再自己卖,是不是又能赚更多银子。

而这些牲口拉出来的粪便也是宝贝,用这些粪便去浇地,种菜卖往城里,是不是又是一笔收入。

总之一句话,凡是能增加赚钱的作坊,都往咱们各个村子里面吸引。

不要怕失败,最重要的是,让咱们各个村,都找到一条适合村子发财的道路。

只要找到一条道路,老百姓都能富起来,这就没白忙活!”

赵小甲的观点很简单,既然种地让老百姓富不起来,那就让老百姓一边种地,一边找一些其他的收入来源。

第一是鼓励老百姓主动从商,可以自己单独做一些小生意,也可以一个村子抱团,做一些比较大的生意,比如开一些大的作坊,做一些深加工什么的。

其次还可以引进一些大的作坊进来,这些大作坊来天安县,肯定需要雇佣人做工啊,也肯定需要采购一些原材料什么的啊。

一家大的作坊,基本可以带动当地好多人有了生计。

其实赵小甲说的这些,都只是一些基础工业,但是这些基础工业,对于一个地方,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只是目前,南国的工业发展基础还十分薄弱,基本靠的,还只是一些手工作坊。

但不管是什么作坊,只要是作坊,那就需要人,只要作坊多了,带动的人,自然也多。

让本地商业和外地商业,共同促进天安县的工业发展,赵小甲觉得,只是目前,自己能够想到,让天安县老百姓富起来的唯一方法。

而天安县旅游业,可以带动城内商业的发展,如此一来,整个天安县变得共同富裕,就不是一句空口号。

当然要做到这些,天安县衙在这里面,需要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些商业的引进,以及当地老百姓的商业尝试,这都是需要官府出面鼓励,而且还有可能,需要官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但好在天安县这些年,暂时不需要向朝廷缴纳税收,城内收到的那一部分税收,完全可以做到这一部分事情上来。

这条路肯定会不好走,但是赵小甲也觉得试一试,哪怕天安县,永远不给自己带来利益,自己也愿意尝试这样的事情。

黄才子也觉得赵小甲的想法十分的大胆,他也不确定,赵小甲的这些设想,最终会不会成功,但还是那句话,他相信赵小甲,觉得赵小甲能够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于是二话不说,站起身,躬身道:“左相大人一心为了天安县百姓,下官也愿意追随大人的脚步,不成功,便成仁……”

【作者题外话】:零点准时更新,求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不当对照组,我上家庭综艺爆红了

麦麦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