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8部_第十一章 皇太极,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失败的努尔哈赤悲愤了几个月后,终于笑了——含笑九泉。

老头笑着走了,有些人就笑不出来了——比如他的几个儿子。

当时,具备继承资格的人,有八个。

这八个人分别是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

四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济尔哈朗、多铎。

位置只有一个。

拜许多“秘史”类电视剧所赐,这个连史学研究者都未必重视的问题,竟然妇孺皆知,且说法众多。什么努尔哈赤讨厌皇太极,喜欢多尔衮,皇太极使坏,干掉了多尔衮他妈,抢了多尔衮的汗位,等等。

以上讲法,在菜市场等地遇熟人时随便说说,是可以的,在正式场合,就别扯了。

事实上,打努尔哈赤含笑那天起,汗位就已注定,它只属于一个人——皇太极。

因为除这位仁兄外,别人都有问题。

努尔哈赤确实很喜欢多尔衮,可是问题在于,多尔衮同志当时还是小屁孩。女真人比较实在,谁更能打,更能抢,谁就是老大,要搞任人唯亲,广大后金人民是不答应的。

谁是努尔哈赤的继承者

参考消息

兄弟间要团结

努尔哈赤一共有十六个儿子,最初他有意培养长子褚英继承大统。不料褚英虽然战功卓著,却心胸狭窄,控制欲极强,缺乏必要的政治手腕。结果遭到四贝勒和五大臣的联合举报,努尔哈赤遂冷落了他,并最终痛下杀手。这件事,给努尔哈赤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为了教育后代团结,天启元年正月十二日,他召集自己的子侄和长孙,让他们对天地神灵焚香设誓,如果有谁胆敢图谋不轨,不用天谴,人人得而诛之。做完了这一切,努尔哈赤得到了些心理安慰,但各贝勒间的钩心斗角,却一刻也没停过。

四小贝勒里的其他三人,那更别提了,年龄小不说,老头还不待见,以上四人可以全部淘汰。

而四大贝勒里,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没资格,排除;莽古尔泰比较蠢,性情暴躁,排除;能排上号的,只有代善和皇太极。

但是代善也有问题——生活作风。这个问题还相当麻烦,因为据说和他传绯闻的,是努尔哈赤的后妃。

代善是聪明人,有这个前科,汗位是不敢指望了,他相当宽容地表示,自己就不争这个位置了,让皇太极干吧。

于是,在众人的一致推举下,天启六年九月初一,皇太极继承汗位。

在后金诸人中,论军事天赋,能与袁崇焕相比的,只有三个人:努尔哈赤、代善、皇太极(多尔衮比较小,不算)。

但要论政治水平,能摆上台面的,只有皇太极。

因为一个月后,他做了一件努尔哈赤绝不可能做到的事。

天启六年十月,袁崇焕代表团来到了后金首都沈阳,他们来此的目的是吊丧,同时祝贺皇太极上任。

在很多书籍里,宁远战役后的袁崇焕是很悲惨的,战绩无人认可,也没有封赏,所有的功劳都被魏忠贤抢走,孤苦伶仃,不胜凄凉。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说法是未经史籍确认,也未经大脑思考的。因为就在宁远战役胜利后的几天,袁崇焕就得到了皇帝的表扬。兵部尚书王永光虽然跟袁崇焕不大对付,却也大发感慨:

参考消息

高级别的大炮

宁远大捷让朝廷喜出望外,遍赏有功之臣。对于在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红夷大炮,朝廷也没忘记褒奖。天启六年三月,立首功的红夷大炮被封了个霸气的称号: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将军。同时,明熹宗还下令表彰管炮的将领和炮手:彭簪古因指挥作战有功,加都督职衔,并授游击将军,赏银十两;已阵亡的金启宗,赠三级,袭升三级,给优恤银八两;操作该炮的士兵罗立授把总一职,赏银二十两。不仅如此,四月,皇帝下旨,命礼部派人祭拜在宁远退敌的大炮,鼓励它继续发威,再创佳绩。

“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

总之,捷报传来,全国欢腾,唯一不欢腾的人,就是高第。

这位兄弟实在太不争气,所以连阉党都不保他,被干净利落地革职赶回了家。

除口头表扬外,明朝也相当实在,正月底打胜,二月初就提拔了袁崇焕,先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一个月后又加辽东巡抚,然后是兵部右侍郎,两个月内就到了副部级。

部下们也没有白干,满桂、赵率教、朱辅、朱梅、祖大寿都升了官,连孙承宗老师也论功行赏了。

当然,领导的功劳是少不了的,比如魏忠贤公公、顾秉谦大人等,虽说没去打仗,但整日忙着阴人,也是很辛苦的。

无论如何,袁崇焕出头了。虽说他是孙承宗的学生、东林党的成员,但边界得有人守吧,所以阉党也不难为他。反正好人坏人都不管他,任他在那儿闹腾。

几个月后,得知努尔哈赤的死讯,他派出了代表团。

这就闹腾大了。

在明朝看来,后金就是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强盗团伙,压根儿不是政权,堂堂天朝怎么能和强盗团伙谈判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书]女配是学霸

茶君乃吃货

逍遥邪君

a452516330

一世轻狂:绝色杀妃

慕容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