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章 端阳佳节事多端,隆庆中兴,休息的云,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载圳将郭希颜请来,这位其实也是一个神童,幼时极为聪颖,八岁即能属对,一次郭希颜随父亲去踏青,其父见到桃花林中紫燕翻飞,便出上联:“燕入桃花,犹如铁剪裁红锦”;郭希颜见柳边黄莺穿梭,立即对出了联:“莺穿柳叶,恰似金梭织翠丝”,对得十分自然贴切。又有一次郭希颜与一位长者同浴于池中,正好一只乌龟浮出水面,长者脱口出对云:“龟浮水上分开绿”,但怎么也对不出下联。结果倒是小郭希颜笑吟吟地指着远处密岭的松林对出了下联:“鹤立松梢点破青”。

这位和杨廷和一样,也是科场高手,嘉靖元年十三岁就中举,而且答卷极快。主考官见尚未到开门放交卷考生外出时间,便将他唤到跟前,指着考场中作隔离用的格子屏风出对云:“纸糊屏风千个眼”,郭希颜马上对出了下联:“油浇蜡烛一条心”。令在场考官大为惊叹。

不过杨廷和年少中举后官场得意,郭希颜的仕途生涯那叫一个坎坷,作为嘉靖初年的进士,郭希颜的科举成绩可不差,二甲进士,又被选为庶吉士,一直在翰林院的储才之地苦熬。

翰林院虽然被称为储才之地,可是阁老的位置就这么多,翰苑的才子们可多了去了,有几个最终能坐上阁老的位置。郭希颜一直在翰林院蹉跎,二十多年来,才熬到了左春坊左中允的位置上。

按说这个位置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是一个十分清要的位置,所谓左春坊,乃是太子东宫詹事府下设的机构,掌记注撰文之事。属于太子的文书机关,而左中允乃是左春坊的长官,说白了就是太子办公厅秘书处处长兼机要秘书,职小权大,又极有发展空间的那种官职。

郭希颜以翰林院编修兼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本来是前途无量。可是在嘉靖朝,由于嘉靖不立太子,甚至不准臣僚言及立太子之事,没有太子,詹事府的一众官吏就没有任何权势,詹事府完全沦为了翰林院官吏的迁转之阶。

要说郭希颜也确实是人缘不好,要说他可是严阁老的江西老乡,宦海沉浮也快三十年了,进步却如此之慢,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郭希颜痛定思痛后,还真让他找到了原因,自己为什么没有权力,还不是因为没有太子,要是有太子的话,自己这个左春坊左中允那可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太子的原因。

所以他决定投一把机,他主动和景王朱载圳联系上,愿意投入景王的麾下。郭希颜为什么选择景王,也是经过精心的考虑的,他当然知道在群臣的心目中裕王才是储君的最佳人选,但是他郭神童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原因嘛,其实也很简单,他也知道你,裕王登上大宝的可能性最大,但是他此时去投靠裕王,只能算锦上添花,而且裕王和他的讲官们关系很好,他去了还得屈居于高拱他们之下,这是他不能容忍的,要知道高拱可是嘉靖二十年的进士,自己算是他的老前辈了,郭希颜怎么能甘心。

反观景王,虽然他的讲官袁炜在嘉靖面前很受宠,但是和景王的关系并不是太密切,自己在景王这里说不定更加受到重视,故而他和景王一拍即合,成为景王的谋主。

对于自己好儿子的这些小动作,嘉靖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是依旧采取不闻不问得态度,这就更加助长了景王和郭希颜的气焰,认为嘉靖是默许此事的。

景王在书房里将自己母妃的话告诉郭希颜了,郭希颜捻着胡须,一副卧龙凤雏的造型,缓缓说道:“殿下,娘娘说得确实有道理,端阳佳节既然裕王都遣自己的家班到西苑献艺,殿下也要及早准备,不能落于人后。”

景王点点头说道:“先生说得是,不知先生何以教我?母妃给孤送了一千五百两,孤这里也有千多两银子,足够置办礼物了,不行的话,王妃那里还有。”

景王妃的父亲是东城兵马指挥王相,这个职务虽然不大,但是也是极有油水的,每个月保护费收到手软的那种。故而景王的日子倒是比裕王好过多了。

郭希颜不禁在心里暗骂愚蠢,皇帝富有四海,以天下奉养,嘉靖什么没吃过,什么没见过,你拿再多钱去,嘉靖能看在眼里吗?

郭希颜说道:“殿下谬矣!陛下在乎的并非钱财,陛下何惜万千之财,陛下要的,是殿下的一片心意,只要殿下至诚至孝,陛下才会赞许殿下的孝心。”

有那么一瞬间,郭希颜真的有些后悔,他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袁炜对他的学生为什么这么冷淡了,也许袁炜早就对他不报任何希望了,所谓授课,不过是应付差事罢了,有给景王上课的时间,还不如给嘉靖多写两篇好青词才是真的。

见景王一脸懵逼,郭希颜说道:“陛下崇道,好修仙,殿下可从这方面入手。”郭希颜还是想拯救一下景王,启发一下他。

没想到景王说道:“那孤寻觅几个有道行的道士,推荐给陛下?”

郭希颜不禁无奈,作为嘉靖初年就进入官场的老人,郭希颜可是见识过嘉靖的手腕的,要是没有几分真本事,根本无法取信于嘉靖,嘉靖所宠爱的只是那些能够真正显灵的道士,也有不少道士因为无法通过灵异手段给予嘉靖足够的反馈而被诛杀下狱。

更何况你当陶仲文是泥捏的吗?你这么公开的砸陶仲文的饭碗,不就是把陶仲文往裕王那边推吗?要知道陶仲文的能量可比严嵩徐阶厉害多了。

郭希颜直接说道:“陛下崇道,所编《金箓御典文集》刚刚刊行,殿下何妨出银钱广为刊印,送于各处道观,请有名望的道士亲自誊抄一篇,殿下再亲自誊抄老子五千言,送于陛下,陛下应当会高兴的。”

一见要抄书,朱载圳一下子有些郁闷,他可不是什么好学生,但是郭希颜说的确实有道理,他只得答应下来,交代人去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江南战地

朴泉

诛红与八十红论

长辰鱼长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