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素骨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 老乡,借你人头一用,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清风素骨1,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而爱尔兰人起义部队仅仅是一些乌合之众,且数量稀少的消息并没有传回帝国议会,又或者是帝国议会知道了,但是由于利益原因,他们又忽视了这条消息。

军队需要战争来获得荣誉和军费,贵族需要屠杀爱尔兰人这样简单安全的扫荡战争来获取军功。

一些经营着各大企业的贵族需要战乱下的爱尔兰,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用更低廉的成本生产商品,以及用更高的价格卖出。

而且军队只要一出动,每天消耗的物资绝对不会少,这些物资都是要到贵族这里采买的,所以贵族们也希望军队出动,然后从帝国的财政里薅羊毛。

如果爱尔兰的起义部队的仅仅是一些乌合之众且数量不多的话,那么帝国就没有理由派出这么多的军队前往平叛了,而在爱尔兰战斗获得的军功也会大大缩水。

那么军队也就没有了军费,贵族们也就不能安全地获得军功,贵族企业家们也没有薅帝国财政羊毛的机会。

所以,爱尔兰的起义部队必须强大,而这些部队也必须受到天主教集团的支持,只有这样贵族们才可以从帝国这台庞大的怪物身上薅下来利益。

有人说,既然爱尔兰的起义部队人数并不多,那么军队哪来的军功呢?

爱尔兰的起义部队少,但是爱尔兰人多,所以军队们可以靠着霍霍爱尔兰老乡来获得军功。

老乡!借你人头一用!

维多利亚女皇虽然在军情处的调查下对爱尔兰发生的事情一清二楚,但是她默许了这些人的行为,因为维多利亚女皇认为这么做对于大英帝国是有益的。

维多利亚女皇心中想的是借这些人的手屠掉爱尔兰上的绝大部分人口,最后再将英国人移民上去,这样爱尔兰岛也就会变成英国的基本盘。

等到这些人将爱尔兰的人口降到一个较低的比例后,维多利亚就会突然发现这些人对爱尔兰实施的残酷行径,便会象征性的处罚这些人,最后还那些剩余活下来的爱尔兰人一个“公道”。

这样就稳固了帝国在爱尔兰的统治,而且也不会影响到帝国的国际声誉,毕竟上面的人想法是好的,下面的人偷偷执行坏了。

相比于帝国彻底统治爱尔兰,消耗的那些军费根本不算是什么,所以维多利亚才默许这些人的行动。

于是在整个帝国高层失明的情况下,一场针对爱尔兰人有组织的大屠杀开始了,在过去的9个月中,至少有50万的爱尔兰人死于大英帝国部队的镇压,超过30万的人被卖到了各个地方,还有超过20万的爱尔兰人,在这个过程中饿死。

这50万被镇压的爱尔兰人中仅仅只有1万余人是真正的起义部队,剩下的全部都是被杀良冒功的平民百姓。

大英帝国的贵族需要更多的人头来为自己获得勋章,这也导致了爱尔兰人起义的事件越来越多,因为横竖都是个死,不如死之前拼一把。

但是这濒死之下的被迫起义反而给了帝国继续增加爱尔兰驻军的缘由,帝国议会给出的理由是如果没有天主教的支持,爱尔兰人根本不会如此的顽强,会被他们轻易的镇压下去。

现在爱尔兰仍然不断爆发起义,那就说明天主教仍然在支持爱尔兰的反叛运动,帝国的力量绝对不能输于天主教,所以要继续增加驻军。

就这样大屠杀仍然在继续着,然而这仅仅是大饥荒发生的第1年。

那些在爱尔兰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战斗部队,实际上也没有多少真正艰苦作战的经验,他们平时做的仅仅就是开拔到预定地点屠杀村子,然后抓上大量的青年俘虏重新回到军营。

面对游击队时他们也仅仅是围成一圈,然后不断地向着游击队袭来的方向进行射击和开火,因为这些游击队连做弓的材料都没有,根本没有多少远程攻击的手段。

所以这些有“经验”的部队实际上也只能被称得上是已经麻木变得嗜血的刽子手,又或者是残忍的捕奴队。

这些人的屠杀经验和打击爱尔兰那群冷兵器部队的经验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像这种顺风仗打多的兵卡尔在前世见的太多了,典型的就是前世的以色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江南战地

朴泉

诛红与八十红论

长辰鱼长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