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鹊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章 线索,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惊鸿鹊起,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方县令又具体询问了修路的情况。李延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两人相谈甚欢。

李延宁又问起尤大治的案子,方县令道:“确实有些进展,你接下去也要在府学进学了,你多留意李青榆和他身边一个长着胡子、个子不高的男人,他十有八九是宣肃府灭门惨案的凶手。”

“宣肃府的灭门惨案?”李延宁惊讶地重复着。宣肃府与东临府一样在悠州所辖范围内,两府中间还隔着一个府,东临府离锦州更近,宣肃府离江州更近。

方县令唤来管家,让他拿出三年前的通缉令给李延宁看。

通缉令上画的是一个宽下颌,单眼皮的男人。除了犯人画像还写着名字和所犯之事以及悬赏金额。

李延宁看着这个男人,思索了很久,他确定自己没见过这个男人。但他有隐约听过这个灭门惨案,但所知不详。

方县令将他这些时日调查的细节告诉李延宁。当年方县令刚到秀越县任职,上马收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配合上级的命令,满城贴通缉令,搜捕灭门惨案的凶手,所以他对此人印象深刻。

此人名叫于亮,将当地的一户乡绅一家老小加仆从十六口人全部杀害,之后便不见踪影。当地县令彻查,有百姓说看到他混在人群里出了城。事情恶劣,影响太深,县令报告上级,这才有了整个悠州通缉之事。

方县令在调查尤大治之事时,审问了那天晚上同去牢里送饭的那些人,其中有一个女人说见过一个长着胡子的男人给尤大治送饭。

她还说这个男人有些面熟,但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师爷问她能不能画出来,听到画下来,那女人一个激灵真想起来在哪里见过了,就是在通缉令上看到。

这女人对人脸可以说过是目不忘,她男人垂涎悬赏金额,偷偷将画像拿回家让她记。因为听说是灭门凶手,她看完画像后好几天都不敢睡,对这张脸害怕得紧。

虽说那晚的男人长着胡子,可那双狭长的眼睛她认得,充满危险的感觉,与通缉令上的凶手一样。

方县令顺着这条线索,在于亮的长相上画上胡子,又临摹了一些分发给捕快调查。

一个医馆的小药童认出他来,当时他背着李青榆来看伤。说起来也真是巧,在陶家名声最差的时候,李青榆在和兴食肆门口出言不逊,被食客赶走的那一幕,这个小药童亲眼所见。

对这陶家女婿药童是有印象的,那晚陶家女婿一身伤来医馆,偏偏还得给他煎药,不爽的很,差点把药打翻,被他身边那个胡子男瞪了一眼,那眼神凶得很,他一直记到现在。

而从陶员外家的赌坊里搜出来的账簿中也发现了很多端倪,每年都有大量的银钱被取出来,不知道运往什么地方,做何用处。只查到最后一批钱似乎运往东临府。可方县令无法离开任职地,因此调查陷入僵局。

李延宁听完全部,才知道原来陶家背后还有更大的网。李青榆居然和灭门凶手狼狈为奸。

李延宁道:“方大人放心,我去了东临府会一直盯着陶家和李青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们迟早露出马脚。”

方县令摸了摸胡子道:“好,你此番去东临府,也留意留意陶家的那些姻亲。”

李延宁明白,方县令指的是东临府的通判大人,他的继妻是陶家主陶数安的妹妹。

告别了方县令,李延宁又去了他家的食肆,食客们见到他都热情地打招呼。李烟正在算账,见到李延宁,高兴地喊道:“少爷回来了!”

少女声音清亮,活力满满,看得出来,她在这里生活得很好,叶柔对他们姐弟很好,李烟渐渐放开活泼的本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江南战地

朴泉

诛红与八十红论

长辰鱼长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