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鹊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2章 买田庄,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惊鸿鹊起,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纸铺里也售卖一些自制的笔,李青松养了兔子,兔毛很多,李延宁便设计了兔毫笔,让能工巧匠铺的工匠生产兔毫笔。

兔毫笔比较柔软,比狼毫笔经久耐用。砚台有瓷砚、石砚、陶砚等。墨块是李延宁从锦州的一家墨宝老字号里进的货。他从李延宁这里进纸卖,李延宁从他那进墨块卖,互惠互利。

他也请了人抄了一些启蒙书籍和四书五经来售卖。若是有贫困书生愿意来抄书,只要字迹端正都给予机会。

和兴纸铺的生意就交给李陆和李载来打理。李载本就对做生意感兴趣,在秀越县时一直跟着李青鹤学习,为人机灵又忠诚,李延宁便交给他历练,自己再从旁指导。

而李陆只想跟着李延宁,做什么都可以。李陆脑袋非常聪明,算术也快,跟在他身边做些小厮的活儿实在太浪费了。

李延宁跟他商量让他学做生意,宁哥身边太缺可信赖的人才了,你一定得帮宁哥把生意做起来啊!

被李延宁一通洗脑,李陆终于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帮宁哥把李家的生意做到全华朝去!李延宁听到他这么宏伟的愿望,捂脸羞愧,他都没有这小子有野心。

想到李载和李陆年岁都不大,李延宁还是聘请了一位有经验的老掌柜带带他们,纸铺打交道的是文人居多,不会出现太多胡搅蛮缠的客人,李延宁让两人有时间就多认一些字,把字写端正,多练习算术,充实自己。

两个孩子果真学得很认真,李延宁非常欣慰。

和兴食肆开业几天后,李延宁找顾淮谨打听有没有可买的田庄。东临府的官员和世家多,想买位置离府城近的田庄不太容易。

顾淮谨答应回去帮他问问。隔了两天,顾淮谨带来好消息,顾家田庄的隔壁就有一个田庄要卖。

听说是子孙没出息,老子不善经营,还染上赌博,输了大半个家业。现在想靠儿子读书读出名堂,变卖家产也要送儿子进好的学院读书。

李延宁唏嘘,他以后一定要好好教育儿子、孙子,不然他和爹娘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被不孝子孙这么糟蹋了,他就是死了都得从棺材里爬出来抽打他们一顿!

休沐日,李延宁到田庄看看,发现庄子还可以,没有他想象中的残破不堪,庄子里的佃农也很勤劳,田地被照顾得很细致。

好好的一个生钱的庄子就这么卖了,真不知道庄主脑袋怎么想。李延宁再次感叹以后孩子一定得好好教育,再厚的家业也经不起这么败下去。

买了田庄,就得管理起来,李延宁让李严和李允前去管理,李允性格内向,不擅与人交流,简直跟他姐姐李烟完全相反。让李严带带李允,教他怎么与人交流,把他聪明的脑袋发挥出来。

能工巧匠铺就是每天生产自家的生意都忙得很。李青鹤便从再次买来的下人中挑选出手脚勤快的到铺子里当学徒。李青鹤最开始收的两个弟子已经能独当一面,都可以开始指导徒弟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后,能工巧匠铺终于也开业了。宣传点放在是脱谷机的原创设计店铺上,铺子里既有卖脱谷机、衣柜、梳妆台、面盆架、厕椅、沙发套装、传统桌椅等家具,也有妆奁盒、牙刷牙杯牙膏套装等物件。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经过几天的售卖后,不出所料牙膏牙刷套装一推出就卖断货了。

李青鹤不得不又扩招木工,在村里又建了一个木工坊,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每个小部门固定生产一小部分。木工坊交给李青松来照看,他熟悉流水线。

李青鹤现在经常往返于东临府和千山村查看生意,李征被他派去千山村管理造纸坊,等新买的下人培养出能力后,李征再召回东临府管理生意。

李征是个人才,而且性格脾气很合李青鹤胃口,两人配合非常默契。

李延宁家现在有造纸坊、酿酒坊、木工坊、酿造园、小规模的养猪场,看着作坊这么多,其实每一个作坊规模都不大,等以后可靠的管理人员培养出来后再慢慢扩大,循序渐进。

李家招聘工人来打工,因为作坊规模不大,招收的工人有限。但村里大多数的男人都来应聘了,连邻村的都来了很多,来的人中大多是那时候修路的徭夫,都是李延宁最坚实的拥趸。

李青松和叶明根据当时服徭期间,这些人的人品和表现选择性地挑选出踏实可靠的人进酿酒坊和造纸坊工作。

而心思细腻、能做木活的人安排去木工坊,没有什么特长但力气大的去养猪场或者种田。选了几个手脚勤快、人品端正的婶子、大娘去酿造园。

来应聘的人都是经过了多方挑选的人品过关的,只要选中都安排了去处。李家和叶家与他们签契,要求他们对所做工作必须保密,泄露追究责任,不仅要拉去见官吃官司还要罚钱。

因为李家从不苛待工人,工钱高,上工时间稳定,农忙时节有假期,每月还能放假三天,逢年过节也会分米粮、肉菜、布匹等福利。还搞了个员工晋升通道,只要做的好,就有机会升职当管事,工钱和福利都相应提高。

能进李家打工的男人和女人们都高兴不已,只要踏实勤恳,每个月都有丰厚的固定进项,比到处打短工赚得多多了。进酿造园的女人更开心,自己能赚钱了,在婆家的腰板都挺直了。

也有夫妻两人都在李家做工的,那就更高兴了,都攒着钱准备也送儿子去启蒙,看看宁子读了书后多聪明。

其他没被招进来的人都羡慕坏了,但也无人敢说什么,任谁都看得出来,李家正在崛起,正在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而千山村中很多村民因为李家渐渐富裕起来。

九月中旬,乡试快要开始了。悠州各府的秀才都赶来东临府应考。这些日子,客栈都是秀才,经常能见到书生摇着扇子路过。

李青榆在被陶家主陶数安赶出去后,也被府学退了学。之前他的成绩不算好,但也没有很垫底,看在陶家砸钱的面子上,姑且能留一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江南战地

朴泉

诛红与八十红论

长辰鱼长白山